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整形外科 > 瘢痕
编号:13570601
剖宫产瘢痕妊娠临床分型与腹腔镜手术方式的探讨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月1日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1
     文章编号:WHR2018072615

    【摘 要】 目的:观察分析剖宫产瘢痕妊娠临床分型与腹腔镜手术方式。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2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09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按照不同手术方式的手术类型分别探讨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的不同分型手术情况。采用统计学分析瘢痕处宫腔内妊娠囊存活型患者(Ⅰ型,40例,应用腹腔镜下清宫术)、瘢痕处肌层内妊娠囊型患者(Ⅱ型,38例,应用动脉阻断术联合清宫术)、包块型或类滋养细胞型患者(Ⅲ型,31例,双侧子宫动脉阻断联合瘢痕妊娠病灶切除术联合子宫修补术)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中出血量。结果:瘢痕处宫腔内妊娠囊存活型患者相比起瘢痕处肌层内妊娠囊型患者、包块型或类滋养细胞型患者的手术时间最短且平均术中出血量最少,各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的效果颇为理想,不同类型的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应该采取不同腹腔镜手术治疗方式。

    【关键词】

    剖宫产;瘢痕妊娠;临床分型;腹腔镜;手术方式

    剖宫产瘢痕妊娠主要指的是妊娠囊或者胚囊着床在子宫切口瘢痕之处,也是剖宫产手术后最为常见的并发症。随着剖宫产发生率的逐年增加,剖宫产瘢痕妊娠发生率也呈现逐年上升发展趋势。剖宫产瘢痕妊娠会引起子宫破裂风险,严重者会威胁到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将腹腔镜技术应用在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中能够获得良好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2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09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按照不同手术方式的手术类型分别探讨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的不同分型手术情况。109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的年龄在21.02~42.22岁,平均年龄为(31.62±8.87)岁;孕次为1.26~3.55次,平均孕次为(2.41±0.47)次;停经时间在42.15~81.56d,平均停经时间为(61.86±22.33)d;HCG-β(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β)水平在4600~10000U/L,平均HCG-β水平为(7300±2500)U/L。剖宫产瘢痕妊娠临床分型标准:1)超声显示妊娠囊胚胎、妊娠主要位置在患者的瘢痕上方子宫下段宫腔之内、肌层薄且附近有血液流动情况为Ⅰ型;2)妊娠囊在子宫前壁处下段瘢痕处、肌层较为薄弱、在腹腔镜下观察子宫原切口瘢痕表面血管异常且出现明显包块为Ⅱ型;3)在子宫前壁下段瘢痕肌层处表现为实质性包块、难以分辨正常疾病和子宫内肌层、腹腔镜下可见明显包块为Ⅲ型。

    1.2 方法

    对瘢痕处宫腔内妊娠囊存活型患者采取腹腔镜下清宫术,常规建立腹腔镜气腹,探查子宫,重点观察子宫切口,与此同时准备实施双侧子宫动脉阻断手术。在腹腔镜辅助下实施清宫术,手术中使用宫腔镜检查患者的宫腔情况,手术后应用双腔导尿管来压迫止血处理,在气囊内注入氯化钠溶液(20~50mL),手术后2~5d内抽出气囊内液体。瘢痕处肌层内妊娠囊型患者采取动脉阻断术联合清宫术,打开阔韧带后叶(宫旁宫骶韧带上),充分游离子宫动脉和输尿管,使用双极电凝阻断血流,清宫术同瘢痕处宫腔内妊娠囊存活型患者。包块型或类滋养细胞型患者采取双侧子宫动脉阻断联合瘢痕妊娠病灶切除术联合子宫修补术,首先实施双侧子宫动脉阻断手术,再打开膀胱子宫,使用超声刀切开原瘢痕处包括,取出妊娠组织, 充分切除病灶,分层缝合子宫肌层,手术后处理同腹腔镜下清宫术。

    1.3 观察指标

    分析瘢痕处宫腔内妊娠囊存活型患者、瘢痕处肌层内妊娠囊型患者、包块型或类滋养细胞型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中出血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用(±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以P<0.05表示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瘢痕处宫腔内妊娠囊存活型患者相比起瘢痕处肌层内妊娠囊型患者、包块型或类滋养细胞型患者的手术时间最短且平均术中出血量最少,各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在临床中一般可以采取以下方式:其一,手术治疗;其二,药物治疗。由于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的药物治疗效果不够理想,所以部分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方式[1-2]。现阶段来看,手术治疗方式是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的主要方法。开腹手术现阶段较为成熟,但是由于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术后恢复速度较慢,所以感染几率也显著上升。腹腔镜手术相比起传统开腹手术和刮宫手术,能够获得更好手术视野,继而获得更为彻底的治疗效果。随着腹腔镜手术的日益成熟,腹腔镜手术的弊端也被逐渐克服。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瘢痕处宫腔内妊娠囊存活型患者相比起瘢痕处肌层内妊娠囊型患者、包块型或类滋养细胞型患者的手术时间最短且平均术中出血量最少,各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瘢痕处宫腔内妊娠囊存活型患者实施清宫术能够满足基本治疗需求,有利于显著提高成功救治率,与此同时也能够在大出血情况下采取应急治疗措施。瘢痕处肌层内妊娠囊型患者由于包块明显且肌层变薄,所以手术过程中易发生大出血,为了预防大出血,必须实施动脉阻断术联合清宫术[3-5]。动脉阻断术可暂时阻断动脉,术后开放循环后能够尽快恢复子宫内膜血供。包块型或类滋养细胞型患者实施双侧子宫动脉阻断联合瘢痕妊娠病灶切除术联合子宫修补术能够减少病灶部位的血供状况,确保手术能够达到一定有效性,避免病情迁移。但是,由于操作复杂且病情较为严重,因此很难显著提高平均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

    综上所述,腹腔镜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的效果颇为理想,不同类型的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应该采取不同腹腔镜手术治疗方式。

    参考文献

    [1] 金彩芹.重復性剖宫产术中观察新式剖宫产与改良新式剖宫产对产妇的影响[J].医学综述,2011,17(17):2711-2712.

    [2] 谢雪琴.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的超声观察[J].西部医学,2012,20(04):837-838.

    [3] 黄作香,刘汉萍,徐博,等.重复性剖宫产临床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3,07(22):5249-5250.

    [4] 李正子.新式剖宫产与改良新式剖宫产腹腔粘连的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14,06(12):147.

    [5] 林绥斌.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和新式剖宫产术对二次剖宫产影响的研究[J].新医学,2012,43(06):403-405., http://www.100md.com(付春霞)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整形外科 > 瘢痕